返回

逆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 第八十七章制度确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却一下子从七品官做起。

    不过,却没有人对此人有何羡慕,反而看着他的目光充满同情,这个人就是这科差点卷入泄题案中的刘元进,他要去的地方是吕宋,直接担任吕宋地主官,皇帝已经决定在吕定宋设县。以吕宋现在的人口。即使是县也只是一个下县,皇帝却将之直接指定为上县。其主官一切待遇都与上县县令相同。

    对于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却没有人愿意接住,无论是现任官员还是一般士子,无不视吕宋为畏途,许多人宁愿做一个小吏也不愿去吕宋接任县令之职,唯独刘元进却主动提出担任吕宋县令。

    对于刘元进的想法,朱燮差点以为好友疯了,只是刘元进竟然自己提了出来,他就是劝解也没有用,只能为刘元进叹息不已,以为刘元进受到了刺激才会如此。

    听到有士子请求担任吕宋县令,皇帝闻之大喜,亲自召见了刘元进,对其大加勉励了一番,尽管如此,还是没有人看好刘元进,或许三五年之后,这个刘元进就会被皇帝彻底遗忘,一辈子待在那个蛮荒之地。

    时间过得很快,大业九年、十年、十一年……一直到大业十五年,就这么平平常常的过去,期间在大业十一年,大业十四年又分别举行了一次大考,大业十一年录用士子一百二十名,大业十四年共录用士子一百五十名,自此,科考已经深入人心,制度也确认下来,每三年举行一次大考,录用的士子在一百至二百名之间。

    大业十五年时,头一批录用的士子已经为官七年了,许多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迁,一此升迁快的人已经迈入五品官员地门槛,成为朝中高级官员,低一些的也做到了六品,七品,这批官员的政绩在各级官员中本来就比较优秀,又因为同为科举出身,容易抱成团,加上皇帝的特意关注,升迁的快也是理所当然。

    现在朝中科举出身的官员还属于少数,总共也不过数百人,各个世家也不再对科举有所抵触,在他们看来,科举录用的人数到底有限,对他们利益地损害也有限,这些年,朝庭已经彻底将朝鲜半岛平定,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都成为历史,土谷浑也被大隋于大业十二年收入版图,而西突厥由于不能抵挡大隋地兵锋,开始比历史上提前了数十年的西迁,至于西突厥提前西迁,还能不能在欧洲站稳脚跟,那就不是杨勇考虑地了,限于现在的交通条件,大隋不可能追杀西突厥人到欧洲去。

    新得到这么多的领土,朝中所需官员自然也大为增加,仅靠科举出身的士子根本无法填补空缺,大量的官职还需世家出身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