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 第十六章 大运河(三)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钱理所应当,水师可是朝庭所用,用皇帝地私钱来养军就不恰当了,所以开始皇帝虽然可以垫资,最后还是要在户部来出。

    大业二年二月底。北方还是朔风飞扬。大雪纷飞时,东都洛阳至山西一带天气稍暖。黄河已经开始解冻,而南方则开始了春雨绵绵。

    天气刚睛,一群衣衫褴褛,披着兽皮,脚上还带着镣铐地人被衙役们赶到了干枯的平地上,用各种铁器叮叮铛铛的在地上挖起来,动作稍慢,就召来衙役们的喝骂与鞭打声。

    这群人自然就是马邑被俘虏的数万突厥人和慕容家的叛军,马邑之战,总共有高达二万五千多名突厥人与慕容叛军被隋军俘虏,其中突厥人又占了八成以上,不过,经过一个冬天,已经有二千多俘虏死去,如今能来到工地上的俘虏还有二万二千多人。

    为了方便北方地战事,皇帝否决了先修通济渠的决定,而是改为先修永济渠,尽管通济渠连接江南,所过的地方比永济渠更加繁华,只是为了北的战事作想,永济渠当然是第一个选择,永济渠若是修好,皇帝可以从大兴城直接乘船,一路经过渭水入黄河,再入沁水,一直航行到涿郡(北京),物质和军队自然也可以通过这条水道走,永济渠修好,可以大大方便军队和物质向北方调运,只要战事顺利,再修通济渠就会容易得多。

    永济渠也可分成三段,南段起于沁水入河处,到卫县(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中段起于卫县经馆陶、东光等地,至今天津市境与沽河会合;北段则是从今天津市到古涿郡,三段运河需修筑的里程在一千九百里左右。

    这三段运河中,中段有三国时曹操开拓的故道,只需对原先渠道加宽加深即可,北段则有两条自然河道通行,一是古潞河,一是桑干水,故都较为容易。最难的是南段,渠道完全需要新凿,所有这些俘虏过来,首先就要修筑永济渠南段。

    由于地面刚刚化冻不久,这些俘虏一铁镐下去,往往只能挖入浅浅的一层,这样的地面,即使是老农也会效力低下,何况这些俘虏中大部分是突厥人,许多突厥人从来没有用过铁镐。他们的劳动效力更是慢地象蜗牛一般。

    “啪,啪,啪。”周围监工衙役们的鞭子毫不客气落下,打在突厥人披着兽皮地肩膀上,立刻产生了一道道血痕,到处传来闷哼声。

    “快点,你们这些突厥蠢猪。”衙役们连打连骂。

    这些突厥人也算倒霉,若是先修通济渠,他们的待遇想必不会这么差,永济渠南段多数是在山西境内。突厥人强盛时多次组织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