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 第十六章 大运河(三)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行,搞不好军费就要成无一个无底洞。“不对,吕大人,这样一来。激起周围各国的抵抗,我大隋岂非要征伐连年,又需要增加多少军费?”

    “杨大人此话差矣,非是我大隋在征伐连年,而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去年,突厥人与高句丽人趁我朝先帝新逝,新帝登位期间,与慕容三藏勾结在一起侵我国土,杀我子民。夺我财富,如今战事尚未平息,又岂是我大隋先动手,既然如此,我大隋为何又不可主动出,若成则即可开疆拓土,又可以消除边关隐患,还可以获得开凿大运河急需的劳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至于朝庭军费增加。那是难予避免之事,杨大人何妨算一下,以一百万贯足可以养十万军,每年增加三百万贯军费,我大隋可以常年保持三十万大军投入战事。又有何国可挡?”

    吕沐霖的话有理有据。现在全国每年的军费不过二百多万贯,即使增加三百万贯也不算太多。可是大隋的动员能力则可以迅速增加。

    去年因为突厥人的进攻,汉王杨谅与屈突通、张行之三人所领的十万大军已花费了六十多万贯。这部分钱包括前期动员和各类消耗物质的费用,光他们包围突厥人后发射的二百余万支箭,价值就达十万贯,不过,这不算完全消耗,大部分箭支还可以回收利用,现在这支军队并没有在胜利后解散,而是正在马邑休整,等开春后就要主动杀入草原,所需地维持费用并不高,每月人吃马嚼,只需四五万贯左右。

    如果增加三百万贯军费,这笔钱完全可以从军费中出,若有三支这样的大军一直枕戈待命,无论是杀入敌国,还是只在边境巡视,不要说哪个周边小国敢再轻犯大隋的虎威,待到十年后,那些国家还在不在都是一个问题。

    百官听得默然点头,不过,若是要将三支十万人大军由府兵转为常备军,大隋的兵力构成一下子变成了外重内轻,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对外固然无往而不利,却要防备伤了自己的手。

    那些武将听到可以每年增加三百万贯军费,眼睛都发光,三百万呀,整个禁卫军才一百万贯军费,全国的府兵加起来也是一百万贯军费,一下子多出了一倍半,连兵部尚书贺若弼都在盘算自己是不是该领兵出征?史万岁、达溪洪、杨义臣行等人也是蠢蠢欲动,恶狠狠的盯着那些文官,大有谁敢再反对就和谁过不去地架势。

    杨尚希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一年三百万贯,十年即三千万贯,比起一亿来总少得多,退了下去。

    “各位爱卿谁还有异议?”

    苏威头一缩,不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