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知道杨勇这几年每年都要花费大量钱财,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补贴给那些学员和对自己忠心的手下,有时还有填补一些亏空,许多都是由李纲亲手处理,心中有时会奇怪杨勇哪来那么多钱,只是杨勇不说,他也不便细问,当成杨坚夫妇私下给儿子的东西,得到杨勇承诺,李纲满意地离开。
杨勇虽然每年可以得到十多万贯白糖的利润,但要用钱的地方也多,答应罗艺每年一万贯的钱财需要自己掏腰包,那些收养地孤儿虽然已经成为官员,减去大笔负担,只是对于一些穷地上任的人员还是要补助。
仓禀实而知礼议,对于一些穷地官员来讲,若是自己生活不好,很难避免他们不会伸手贪污受贿,一旦开了一个口子,就会大贪特贪,虽然生活条件好,他们不一定不贪污,但有了补助,总会遏制大部分人伸手,杨勇可不想自己培养出来的人以后因为贪污而被斩。
减去这些,杨勇每年的十多万贯钱财还有不少盈余,才能给李纲挤出来,只是面对齐地巨大的窟窿,他的钱就算再多十倍也无法填补,心中颇为苦恼,眼看明年又有可能和突厥人大战,齐地的府库很可能会雪上加霜。
虽然齐地府库空虚不是他的责任,但他身为冢宰,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行。杨勇暂时将杨英改名的问题搁下,想着如何在齐地增加财政的方法来。
增加百姓地田赋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应当在其他地方打主意,杨勇在府中想的毫无头绪,只得唤过杨石:“你带上几人,咱们换上便衣,在城中走走。”
“是。”杨石连忙召来十余人,拥着杨勇出府。
洛阳宫地兴建虽然对大周是一件劳民伤财之事,但不可否认,动用百万以上的民夫和军士修建一个城池,无疑马上就会刺激起这个城池的繁华,如今洛阳宫虽然停建,但城中的居民比起二年前已经翻了一倍多,重新成了一个十多万人的大城。
此时大丞相恢复汉姓的诏令刚刚贴出不久,街上的行人都是喜形于色,许多人都高声的彼此打着招乎,传达着自己的喜意。
杨勇还是第一次真正的在洛阳城中进行微服私访,左右看个不停,洛阳宫停建后,虽然许多人离去,但城外有大量荒芜的农田,城内还有许多工作机会,许多百姓就在洛阳留了下来,洛阳的人口几乎有六七成都是如此,大街上到处都是操着各式口音的民众。
杨勇看得点头不已,洛阳毕竟属于水陆交通要道,现在城还没有建成就如此繁华,若是建成,更不知会如何,杨勇对洛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