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慢悠悠的晃到4道火车顶靠二楼的黑色墙壁处爆炸,一快一慢、一上一下的手雷配合,体现了HK的团队配合的过人之处,也体现了对地图的理解。
楚剑被炸倒在楼梯间,段九当场就被隔墙炸死在二楼。
“这个家伙……”段九惊讶了。
“CHN又变成了2V4!”朱宗惊呼。
陆飞和钟成不禁又愣住,原野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居然又吃掉了自己的主力,单凭这一局,就足见原野也把自己从头到脚研究了个遍。
陆飞思考半晌,决定绕到小道来突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冒险了。
HK在第二局的阵型变化证实了陆飞之前的猜测,HK确实是以一个大迂回的战术来防守的。
A区爆破点,原野永远坐镇在这里指挥,就如同钟表里的核心,内场的黄牛和王强这对老搭档从CT基地扫荡而来,4道火车靠前的刘芒回撤CT基地,与黄牛二人汇合,这三个人再直扑6道。
这和第一局的本质是一样的,HK只不过是以逆时针的方向来进行战略迂回的。
这是消耗战,要和CHN一兵一卒的耗下去,耗到最后谁胜谁负那很难说,但这正是陆飞不愿意看到的。
其实,原野的这个战术思维还不是一般的简单,不在于它有多厉害,也不是它克制住了陆飞的“衔接点”战术,而是这个战术思维,在真实的战争历史上是存在的,半个世纪之前,中国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两岸的交战,毛主席他老人家就是实行的大迂回包围策略,顺时针方向把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包围在沪杭地区,最后一举歼灭。
这种战术,进可攻,退可守。
陆飞很是怀疑原野的思维是不是取自真实的战争?
如果是,那就真的太可怕了。
“他在巴西不但学到了真正的技术,而且也研究出了适合自己队伍的套路。”陆飞这样想道。
第二局CHN以二敌四终究未能翻盘。
“这样打下去,第三局就没有什么悬念了。”朱宗解释。
张铁嘴道:“HK的战术很新颖,很独特,不像之前的队伍,单纯靠各点站位防守,看来HK能打进总决赛,绝对不是依靠运气。”
第三局HK果然强势,迅速起了五把M4,第一时间就各点前压,既不进攻,也不后撤,目的就是“耗”,耗时间,原野显然清楚陆飞那一套“拖”,现在拖下去对CHN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