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称辽行事素来谋定而后动,辽却称这种战术为典型的“乌龟流。防守反击战术。世人皆知辽重视后路,出兵之前又怎会不将自己的后路看好呢?看着吧,今日送来的是叛乱的战报,最多三日,平定叛乱的战报便会抵达这啜仇水畔
张辽强烈的自信心也影响到了阎柔。他笑着回答道:“如此最好,不过此后几日柔必会事务繁忙,若是缺人,柔是要向将军求援的”。
“哈哈!也难怪你叫苦。你这个护乌桓校尉如今管的却是整个北疆的民族事务,使匈奴中郎将本就空缺,鲜于辅重病后度辽将军也无人视事。幸好议会正在商议封爵和官制,也走到了将这种混乱的官僚体系理清的时候了。”张辽说道。
对汉朝的对外关系处理张辽一直嗤之以鼻,虽说也有大鸿驴管理民族事务,可是你搞出一堆什么校尉、将军的去直接和胡人打交道就有点问题了。虽说这种官职的设置有考虑胡人重视武力的因素。而且汉朝时的官员正常时文武兼修,文官指挥打仗,武将处理政务乃是常事,并没有后世文武那种绝对严格的刮分。
但是对于复杂多变的民族事务。无论是单纯的文官还是武将在张辽眼中都不合适。只有如今所谓的辩士。也就是战国时的纵横家才是张辽心中处理外交事务的合适人选。而军人和军队只不过是给外交家提供无力支持的,根本就不该赤膊上阵。
张辽的这种态度阎柔阜就知道。可是他又能如何?就算是张辽,也只能压着匈奴中郎将的空缺,在鲜于辅重病时强行不做官职的调整,而将所有事务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如此一来,看似给阎柔增加了许多负担。而且又没有额外提供俸禄,可是阎柔手中权力的扩大也使得他在处理各族事务时可以使用同一个标准而无须担心胡人以度辽将军如何如何、使匈奴中郎将如何如何来骚扰他。所以。对张辽,阎柔十分感激。更是十分佩服。毕竟这是一个敢于对数百年的官僚体系下刀子的人。而且还是一个绝不鲁莽,喜欢用钝刀子杀人的主!
看着阎柔一脸无奈的表情,张辽的心情更加愉悦。自己的快乐果然是要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闰柔啊!今日我也给你透个信,这种混乱的官制不久是一定会改变的,处理民族事务自然是要归到文职,文职不带兵也是铁律。可是你的才华却让我纠结,文武双全不说,更是对处理各民族间事务极其熟练。无论将你放在哪里,都会有所损失。今日正好遇到,我也问问你自己的打算。”张辽突然间想起议会一旦确定封爵体系和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