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越人的主题。民族矛盾、民族仇恨,让孙策和刘备这两个割据江东的诸侯也不得不面对山越的威胁。若不能解决这些身后的麻烦,他们也根本无力继续扩张。
但刘备和孙策选择的却是两条完全不同地道路。
刘备对于自己领地内地山越族采用了软硬兼施的办法,打击一批,拉拢一批,再加上吴郡四大世家地相助,没有用惹出太大的麻烦。
可孙策向来强硬,对于山越宗帅也是强行命令其迁出山林,服从官员管辖,这样一来,就彻底激化了原本就紧张的矛盾。豫章郡南部的山越部落率先开始叛乱,进攻县城,抢劫财物,掳杀汉民,并将风波蔓延到丹阳郡。孙策大怒,于建安四年夏,率兵反击。然山越部民皆是天生的山地猎手,孙策的大军在山中却犹如无根的飘萍,不但无功,还屡屡被山越偷袭,损失虽然不大,但却很伤害军心士气。
孙策此战因为周瑜之前又是力劝,他干脆没有将周瑜带上,反而以周瑜新婚为由将其留下。失去了周瑜劝谏的孙策在怒火中烧下不顾一切的带兵进攻,一月内破寨数十余。然山越之民深谙游击精髓,孙策的实际战果基本没有,而此时他的军队也因为山中作战久无战果而锐气大丧。
就在这时,山越部民瞅准时机发动了反击,猎人们设下的陷阱和山林中弓箭的狙杀让孙策的士兵们狼狈不堪。无奈下,孙策也只能选择退兵。但就在孙策即将退出山林时,山越部民的最后一次伏击让孙策中箭负伤,幸得身边士兵拼命救援,才没有更大的损伤。
中箭之处在孙策的左肩胛骨下方,山越猎人的弓箭弹力不足,箭矢并没有大的杀伤力。可是山越人却在箭矢上涂抹了毒药以增强威力,孙策也不幸中招,刚出山林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孙策军将领情急之下大肆搜罗民间医工,或许是孙策运气好,在山林附近的医工因为和山越部民略有交往,对这类箭毒还算有些心得,孙策的伤势得以好转。但战事进行到此,孙策也只能默认失败,向南昌退兵。
这时,北方袁绍和曹操的战争已经展开,孙策在丹阳郡治所宛陵城修养了一月后得到北方的消息。闲不住的孙策又想借此机会进攻豫州或是徐州,虽不说要击败曹操,也想趁火打劫,借机捞些好处,以弥补征讨山越的损失。
但这个想法周瑜依旧反对,甚至程普、黄盖等老将此时也不支持他。孙策气急之下险些箭疮复发,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他这个闲不住的毛病又让他在街上闲逛时遇到了道士于吉,于是后面的情况又符合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