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张辽新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 第一四三章(中)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互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一个念头,“看来次人不少!政务上不至于再捉襟见肘了。”

    张辽咳嗽一声,看了看曹操和郭嘉后说:“我想了一下,有五个人比较合适。

    第一人是国渊,字子尼,青州乐安盖县人,是吾师之高足,曾避乱辽东,近期被老师书信召回。吾师郑玄曾如此评价我这位师兄,国子尼,美才也,吾观其人,必为国器……

    第二人是管宁,据闻乃齐国贤相管仲之后,字幼安,北海朱虚人,自幼好学,饱读经书,黄巾起时于同乡好友邴原等避居辽东。在辽东之时,他经常给人“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颇受人们爱戴。

    第三人就是管宁的好友邴原,此人字根矩,颇有勇略雄气,在辽东时,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于耳。

    第四人叫王烈,字彦方,平原县人,少时事师陈,以义行称。其时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此后,乡中百姓,凡有争讼曲直之事,俱请烈排解,断定是非。亦有半途而放弃争执,和解而归者,足见王烈教化之能。此人此时亦在辽东。

    第五人叫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此人为治,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

    此五人皆为大才,往主公能重用之。”

    曹操听了之后大喜,郑玄的弟子国渊以及有“贤人”之称的管宁,而其与三人中的邴原、王烈、王修也是青州的名士,他此时真为自己父亲的眼光感到骄傲,正是曹嵩的坚持才使张辽成了郑玄的关门弟子,他也有了通过郑玄招揽人才的道路。张辽推荐的五个人中除了王修外都在黄巾乱起之时避祸辽东,既然郑玄已经将弟子国渊召回,其余三人的情况也一定是国渊带回来的,正觉得人手紧张的曹操又怎能不喜。

    “好!好!好!有此贤才相助,曹某何愁地方不靖,大事不成。文远,如何招揽这五人,就由你来负责吧。”曹操兴奋的说。

    “主公,王修已是青州官员,只需一封调令即可。我师兄国渊已经回到青州,我可亲自登门将其请出,其余三人需要主公的书信、皇帝的诏书以及吾师的书信,然后需主公派一机灵之人亲赴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