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荀他们而言,这类奇巧淫技根本不值一提,张辽却明白这种东西才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真正动力。他的这种行为虽然很难改善工匠们的地位,却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当权者对工匠的轻视,以及让曹操对自己放心。他没有刻意的如历史上的刘备种菜一样闭门不出,而是很自然的对工匠的成果投入热情,同时也没有放下自己的职责。即使在曹操同意曹昂师从张辽,还将自己的次子曹丕送到了张辽家。可这也被张辽以“师一人则偏,师众人则博”为由拉上了二荀、程昱、郭嘉及诸曹和诸夏侯,并不以师名自居。这样的表现使得曹操彻底对张辽放心了。
张辽想的很多,可他还是在肚子向他提出抗议时从石头上爬了起来。自他来到这个时代,他就不习惯一日两餐,早早的就在自己的小团体内改为了一日三餐,甚至将这个习惯带到了曹营,并影响了一大批文武官员,最起码现在的军营里也是有午餐的。
张辽从石头上跳下来,顺手将佩刀往腰间挂的时候突然有想起一件事。他有段时间没有好好的练习枪法了。
要说张辽的格斗实力,那是以空手最强。前世的见识加上今世强悍的身体让张辽将他所知道的格斗技巧相互结合,打遍曹营无敌手,就连力量最强的典韦和许褚也在他的擒拿和关节技下吃了瘪,这才隐隐有了曹营第一大将是张辽的传言。
相对于无敌的空手格斗,张辽的兵器方面就有些差强人意。短兵器还好,改良过的军刀结合着后世的一些刀法让张辽也风光一时,在进入曹营之后接连击败夏侯兄弟和曹洪,直到夏侯将典韦送到曹操的身边,张辽才在典韦那近乎野蛮人的力量前败下阵来。但是张辽在刀法中不拘一格的加入了拳脚相助,也让典韦为击败他费了一番力气。最让典韦事后冒冷汗的是张辽在败与典韦后曹洪的那段话:比武输了无妨,若是沙场争斗,文远身上的钢针足以刺瞎敌人的双眼。那以后,典韦也间结合张辽的钢针,让将作营的工匠为他打制了十柄小铁戟,专门对付远处的敌人。这让张辽倒很是兴奋,毕竟典韦那闻名天下的小铁戟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出现的。
可短兵器在马上对敌比较吃亏,张辽在曹操入主兖州后就决定用白蜡树为材料给自己做一柄长枪。武器是做好了,可张辽却完全不会用。那时张辽就将当时的长矛、长槊的招法加以改变,同时结合着白蜡杆的特性,创造自己的枪法。在和张新、张成等人不断的较量和修改中,张辽的枪法也渐渐成熟,甚至在面对关羽和吕布这类绝世猛将的时候都出其不意的让他们吃了亏。在张辽的家中,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