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尚武从沉思中醒转过来,扭头看看神情恳切的沈永芳,“嗯”了一声,将熟睡中的曾庆移到岩石边上靠着,才起身道:“啥?”
沈永芳指了指远处又看了看曾庆,示意郑尚武到一边说话,免得惊扰了曾庆。
两人刚走进重机枪班的哨位,沈永芳就道:“我把你哥出事的事情,还有你偷偷扔掉的《复员报告》交给了你们指导员。”
“我日你×啊!姓沈的,你狗日的想整老子!”郑尚武愣了愣,一下就跳了起来,脸红脖子粗地指着沈永芳破口大骂。《复员报告》在平时算不得什么,可是在目前的节骨眼儿上,就是证明郑尚武曾经想临战退缩的证据!他不知道沈永芳是怎么捡到那团废纸的,只知道自己这两天来的功劳很可能被那废纸统统抹杀。
沈永芳有些错愕地睁大眼睛看着暴怒的郑尚武,旁边几个战士也诧异地转过头来,还作出随时劝架的态势。
“你误会了。严指导员说,郑尚武是好样的,临战隐瞒家庭变故,坚持上战场杀敌报国,还连续立下战功,应当树立成典型。”
“啥?什么典型?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郑尚武还没有回过神来,兀自红着眼睛瞪着沈永芳吼道。
沈永芳摇摇头,笑道:“当然是正面的!老幺,说句实话,我沈永芳一直认为你是好兵的材料,也一直在跟你较劲。是,你是犯了不少事,可全团第一射手是你吧?去年三月全师拉练大比武,你是全能第一吧?这些,我也曾经给家里人提过。”
郑尚武不相信地看着面前这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战友老乡,好半天才道:“你,说真的?”
实际上,他已经相信了沈永芳的话。沈父和自家老爸一样,都是同年参的军,也在一个部队。郑尚武和沈永芳两人同时进入县中学读书,沈永芳机灵地刻苦学习,成为当时学校里难得的好学生,而郑尚武则浑浑噩噩地随波逐流,渐渐地成为坏小子中的典型人物。在学校以及部队上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更拉开了两人的距离。距离就意味着隔阂,隔阂就会产生误解、拉大距离。即使在最注重同乡情谊的军营里,两人单独说话的次数,也是今天才有零的突破。
现在,两人不管先进后进,好学生还是坏小子,都滚到一个高地上、一条战壕里,面对共同的敌人。此时再去计较以前的所谓“恩恩怨怨”,显然没有道理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个人恩怨跟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相比,太微不足道了!何况,郑尚武跟沈永芳之间只有彼此看对方不顺眼,彼此不交流,彼此暗中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