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世界的方式肯定很复杂,以致天心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大论,有点遗憾呀!
其实,不是天心不想说,而是这种深层次的问题不是想说就能说清楚的。受惠于本体能多多,但到目前为止,他还是习惯于从物质角度去看身边的世界,从物质角度去开发未来。
比如本体能,他就相信这是一种最清洁的无尽能源,从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需要的角度,这是思维的奇特,四方宇五大势力绝对不会这么想。他剥离炼器的概念,让天宇研究院从事本体能产品的开发和批量生产。拥有微眼开和宏眼开后,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但就是这种认识,让他知道有点不对了。
对诸如终极原力、神识力这样的本体能量,他极为谨慎。修炼混沌天神九心的过程,让他对力量的最高主宰“心”有着最本质的体会。心,这玩意儿,在需要和满足之间颠跛,没个停顿的时候。
心的多极性与单极性都有非常鲜明的显态,作决定的时候,多极性的人常被视为优柔寡断,而单极性的人是另外两个断,果断和武断。而不作决定的时候,多极性的人会是美丽生活的别称,与之相处,新鲜感不穷;单极性的人则如鸡肋。
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心的多极性与单级性群叠构成了各种文明,然后又不断叠加,最终形成了地球人类东西两大文明。但无论哪种文明,都是从血与火中走过来,无数今人自豪的历史,都是最底层古人用血泪铸就。
如果说这是物质极其不丰裕的年代,人类文明进化需要走过的步程,那今天的物质技术足以让人类生存得非常美好,但各种形式的战争仍然在发生。
日月忘机春常在,英雄豪杰不久长。力量到了天心这个份上,不会过分执着在好人不长久、坏人活千年的微妙问题上。毕竟一个最基本的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内能的推广和科技宇宙化落在中华文明头上,是偶然,也是必然。但这种说法有点像爱情,来得突然,来得强辞夺理,凭什么呀!
遐想之中,天心突然脑门一震,感觉抓到了一个点,如果以天道来解释两种文明,更贴切一些,也许这是方向。但天道是什么?什么是天道?还有,人道呢?什么是人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解读中国成书于公元前西周王朝的大道总论《道德经》,天心不由感叹其博大精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由此呼之欲出。但年代久远,人云亦去,人道天道的诠释完全走样。也许在《道德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