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目录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外流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已经是nb电气首席科学家了,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集团和实验室一定会想方设法解决。”

    “谢谢,非常感谢,新任校长遴选委员会已经成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推进,实在没什么需要帮忙的。”

    “那好吧,我们等候您的到来。”

    相比之下,顾先生那边却不怎么好交代,拨通电话,只听见顾老在那头急切地说:“章程,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这么做是不是太偏激了?况且除了港府拨款之外还可以募捐,在学术上取得那么大成就,三、五亿应该没问题,就算不够,不是还有我吗?”

    老人家后世的确捐建了一座研究院,但这不仅仅是资金问题,章程耐心地解释道:“顾先生,您老身份特殊,我不想让您老为难,更不想打您老的主意。更何况这是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让nb电气成为香港制造业领头羊的机会,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只有勇往直前。”

    “什么意思?”

    “我们需要配套您老是知道的,可配套之外我们还能带动更多的制造型企业,尤其在冶炼、化工和机械制造上,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而很多本港企业并不缺资金,也不缺管理人才,只缺乏技术和涉足基础工业的信心。”

    章程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不闹腾一下,除了教育界之外谁能真正了解nb实验室的技术上实力;如果不把nb实验室打造成像柏林nb实验室那样的公益研究机构,谁又会真正相信我们能倾囊相授?往大处说这是为了民族工业,往小说是为了我们nb电气的发展,这不仅仅因为nb科技就是干这个的,还因为我们确实需要更基础的配套。”

    想到nb电气在东德的做法,顾先生猛然反应过来:“你们想通过技术纽带,像在东德一样搞一个香港康采恩?”

    “我们想的没那么远,而是国内情况太复杂,抱起团来总比单干稳妥一些。”

    投资一个大厂,后面跟着一群小厂,都是港资企业,既能解决配套问题,又能在最大程度上维护nb电气利益。

    顾先生这才意识到他的良苦用心,毕竟国内情况正如他所说的一样“复杂”,连东城集团想干点实事地方政府都不是很帮忙。

    顾先生沉思了片刻,又问道:“那为什么说这是唯一一次机会?”

    这个问题比较难解释,好在之前已经打下一个伏笔,章程捂着话筒,低声道:“顾先生,接下来的话出我嘴入你耳,决不能泄露出去。”

    “放心吧,我会保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