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站着几丛形状奇特、苍遒孤傲的松树,笔直的树干直到顶端才长出些许树冠,这遗址里,除了几棵枯松,还真的没有什么了。遗址被低矮的围墙环绕,游人可以进入其中祭拜,当然,陈龙只是冷冷地看了一会儿,至于祭拜,他不去鞭尸已经十分客气了。
当初从陵墓中走出来的时候,陈龙只是魂魄之身,并无实体,在地下游弋了很长时间才最终出来的。他知道,自己千年所在的陵墓,绝不是一般的帝王陵寝这么简单,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威力强大的禁制和稀奇古怪的机关。更加麻烦的是,里面的墓道和墓十分复杂,他自己都没有把握能够找到。至于借助什么科学仪器探测,他压根没有想过,他都能借用阵法、禁制屏蔽掉信号探测的。w
和秦始皇陵相比,在不到2平方公里内挤着上百座陵墓的宋六陵无疑是逼仄的。而且,从宋六陵地下遥感考古的探测结果看,几个区域内的墓葬,深度不大,从墓顶到地面约为4米。历史上多数帝王陵墓都是恨不得越深越好,南宋统治者们为何甘愿如此简陋地下葬?
史料记载,宋六陵是临时的皇家陵园,以后收复中原,这些皇帝的灵柩都要移葬到河南巩县的宋陵。其原因,还是要回溯到那位哲宗皇后孟氏的遗言:“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陵园。”这就是说,这儿只是南宋皇室暂时安放棺木的一个场所,等将来收复失地,棺木还是要迁回故园的。除了提出“暂厝”之外,孟氏还提出要“浅葬”,棺木和身体差不多大小就可以,陪葬品也只要身边的财宝简单陪葬就够了。这些,都是为了方便将来将棺木迁回河南。正因为这样的浅葬,才使得宋六陵如此容易遭到盗挖。
“真亦假时假亦真,哲宗皇后孟氏非一般人啊!”陈龙感慨道,南宋统治者那个时候真的有收复失地的决心么?很多人有过,但更多的人则选择得过且过了。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会考虑到亡国后帝陵的安全,哪会如南宋这样埋葬?
“瞒天过海,还是……”在与鬼王遥喜的接触中,陈龙知道夏曾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郢王朱友珪(遥喜)在位仅八个月,就被其四弟朱友贞兵变迫其自杀身亡。先不论郴王朱友裕、博王朱友文、福王朱友璋、贺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康王朱友孜这些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夏助均王朱友贞取得帝位,又在太行聚天地灵气建造陵墓将遥喜禁锢起来究竟有怎么样的意义?遥喜虽然无法踏出陵墓一步,但修炼速度奇快是显然易见的,仅是让其修炼有成么?
在南宋这个时代,夏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