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把天马县的土地开发权拿到手,英南有相当大的把握,在短时期内就让人们看到天马县的变化。这点上英南对实施自己宏大的构想极其自信。
对于如何具体利用这些土地资源,进行他蔬菜果园基地的计划,英南心中已经有了大体的眉目。有了运作北城区蔬菜基地和度假园区的经验,以及背靠京城这个潜力无限的消费大市场做靠山,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将来他的产品绝对不发愁销售问题。何况天马县紧邻京城,能最大限度地缩短产销的时间差,运输上的明显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资金方面,除了偿还萧家的五个亿,目前英南手里还有近十亿的流动资金,先期投入应该不是问题,而且自己还有效益不错的英达公司做持续支撑,后续投资也能有所保障。要是缺口不大的话,还可以多方筹措资金,寻求必要的支持。即使是做最坏的打算,他还可以一步一步的慢慢来,用自己的钱先弄个相当规模的基地,然后以点带面,向外辐射。他相信,只要能够将此事启动,短期内就可以见到初步的效益。当人们看到这个规划方案的可行之处和蕴藏的巨大潜力时,在巨大利润的吸引下,人们就会闻风而动、纷纷效仿。虽然这样零散的产出,比不上大规模有计划的运作,但是效果也会相差无几。只是发展起来,时间上会有所减缓。
政府那边有徐一凡在,和英达公司配合也不是问题。林林总总,英南这几天确实下了功夫,费了不少脑筋,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唯一解决不了的就是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对于这个敏感问题,他不敢确定唐书记是不是敢冒险支持他英南。
英南在心中忐忑的时候,唐书记心中也是波涛汹涌。刚才他和李秘书交流了一下天马县的情况,确定英南分析的都是实情。天马县因为地处山脚下的河套地区,又是大都市‘热岛效应’的受害者,所以天马县历年来都是受照顾的贫困县之一。换了数任领导班子也不见起色。
从他个人角度来讲,唐书记非常赞同英南对天马的现状和将来发展的可行性分析。隐隐地感觉到英南所说的蔬菜和果园基地,也极为适合像天马县这种土地资源贫瘠、地理位置却极有利用价值的地区运作。如果这个以区县为单位的大专营模式运作成功的话,不仅可以大力推动天马县农业产出经济的发展,解决贫困县自给自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缓解京城蔬菜和水果这一块供给的紧张状况。再深一步说的话,所有这样条件相仿的区县都可以用这种大专营模式经营理念,面对各种环境的不同,各区域地质、地理位置特点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