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窃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目录 第180节:第三大势力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分为上中下三策。上策他不取,中策他也不取,偏偏取了下策。舍近而求远,用李密而不完全相信李密。他自己又志大才疏,有勇无谋,怎能不败?

    李栋便笑着问他,如果现在给你一支兵马,你还能否取胜?

    李密先是摇头否认了,然后又点点头。

    李栋便问他为何这样。

    李密解释说道,隋帝攻取高句丽,精兵百万陈列境外,大隋国内空虚。而且攻取高句丽令天下百姓苦不寥生,民情民怨民愤都达到了极点。这才是用兵的好时机。

    现在攻下高句丽,大壮大隋之国威。不止隋朝官员,就连普通百姓也觉得扬眉吐气。大隋气数还没有到底,此时举兵,无疑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李栋便问他,那你为何又点头表示可以取胜呢?

    李密道,我是待罪之身,就像早晨的雨露,太阳一出来,便会消失。到了这种地步,我也不忌讳什么了,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你要是想拿住我封官得赏,我也毫不介意,只求到时候给我一个痛快就行。

    那杨广生性猜忌,疑心非常重。比如李渊吧,是他的表兄,待他一心忠诚,他却十分不信任他,总觉得会抢他的江山,派张金称出监视于他。宇文述是个只会拍马屁的白脸奸臣,而杨广却非常信任他,这和杨玄感之败何其相似?

    长此以往,大隋江山仍然汲汲可危。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杨广生性奢华,铺张浪费十分严重。出师北征高句丽以前,他邀请几个附属国的使者到东都洛阳,遍地以红毡铺地,就是树上也缠了华丽的丝绸。

    附属国的使者十分聪明,便问身边的侍从,大隋也有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穷苦之人,为何不将这些东西送给他们改善他们的穷日子,偏偏拿来耀富呢?

    这才是大隋必败的迹象。官与朝廷离心离德还不是重要的,民心向背才是大隋致命伤。杨广爱好奢华之恶习不改,早晚有一天会激起民愤民怒民怨。这就如洪水,不是说来就来的,它总要积蓄到一定程度,大堤承受不住重压便会爆发。

    如今,东都洛阳还没有彻底建造完毕,扬州江都便又开始破土动工,天下黎民百姓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杨广不知道收敛自己的恶习,还变本加厉的刮取民旨民膏,一定会有败亡的那天。

    因此我才认为,要给我一支队伍,早早晚晚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只是,我没有这样的机会喽!

    如果李栋不是从一千多年以后穿越而来,肯定会把李密的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