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过了几个月,刘楚所谓的迁走流民的事迟迟没有动手,皇上都感到有点不对头了。多次催促刘楚要快点进行,必须要在入冬前将流民迁走,因为几乎每天都有人在上奏洛阳城的流民越来越多,再不迁走,恐怕会影响到洛阳过冬的稳定。
天下大乱在即,让刘楚感到了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许多美人儿没有寻到,而寻到并和自己有关系的却又一时带不走,皇上要自己带走流民,而太平道马元义的一方则不停的派太平教众扮成流民涌来洛阳。现在洛阳城的流民早就超过了十万人,初步估计会有十二、三万人。
本来太平道和朝庭双方的事跟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问题是自己做上了这个流民安置官,夹到了中间,变成了其中的一关键的人物。
太平道的事自己可以不管,可以听皇上的话带流民一走了之,但问题是自己带不动啊,除了两、三万个流民可以带走外,还有十来万的流民,这次若要带走,不带个七万、八万人恐怕是说不过去,皇上也不肯放过自己。
那十来万的流民,至少会有一、两万人是太平道的死忠。其他的都是教徒,特别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流民,他们一直都是由太平道的人在私下救济,他们在洛阳有吃有住的,又怎会无端端的跟刘楚到新民城去?再者,就算肯走恐怕也难走到遥遥几千里的吴郡去。
但是刘楚现在被逼得没有办法了,只好大张旗鼓的准备迁徙流民到新民城去的事宜。
这样一来,安了朝庭上下地心,但却触动了太平道的神经。
刘楚正在流民营里想办法要怎样才能迁走大部份的流民时候。手下来报,马元义求见。
刘楚想起,在新民城时就答应过马元义的请求,不迁走新民城的流民的,可能见到自己现在要迁走流民了,就来找自己说词吧。
在流民营地政事大厅。刘楚接见了马元义。
马元义一见到刘楚,却扑通的一声跪下,神情凝重的道:“刘楚大人,马某对不起你啊!”
刘楚一时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事,有什么事用得着给自己下跪的吗?不由问道:“马兄,有话起来说,不必要如此。”
“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将张宁侄女在你新民城的事情告诉了大贤良师。”
“这个我已经料到了。再说这事也是迟早要让他知道的。算不了什么。”
刘楚见马元义还不站起来,笑道:“起来吧,我也正想让宁儿回去看看她爹的。”
“可是……可是大贤良师却、却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