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门风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八百三十三章疑点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冗官,泣是每朝每代都会遇到的问许开国的时候到一个萝卜一个坑,但随着随开国越来越远,文武大臣的子弟能够得到恩荫。每年的进士越来越多,武官世袭越来越多,久而久之,最初极其金贵的官阶渐渐就变得不值钱了。所谓五品如牛毛指挥不如狗,便是晚,明的光景尤其是武官,一个主簿就能把千户乃至于指挥呵斥如同皂隶。

    如今大明建国已经六十年,每三年取中的进士不到三百人,虽说也有不少候缺的,但一般而言都能有空位子补上。武官就不同了,单单锦衣卫指挥全事指挥同知这样的衔头,满京师就有好几十,而当初朱瞻基亲自管带府军前卫时,府军前卫指挥使足有十二个,其余指挥金事指挥同知等等就更不用提了。

    于是,这会儿兵部衙门前头的到座房中,看到那些从武眩壕那儿调出来的三年军籍缘册时,6丰的脸顿时青了。

    “这么厚,全部翻看过来得要多久?就算按图索旗,咱家有再多的人手也查不过来”。

    桌案上是三大本厚厚的缘册。张越随意翻看了几页,见上头都是密密麻麻的名字,名字后头便是诸人的籍贯父祖年龄,其余的就再没有多少讯息了,不禁皱了皱眉。但只是沉吟片刻,他就开口说道:“既然6公公你有期限,也不用挨个查。我让人给你两个武眩壕的书吏,那些不在京卫以及上番军的军官就不用查了。而且。着重查的不是升调,而是世袭军职的那些年轻子弟,这些人做手脚更容易。每年大约就是一二百人上下,三年下来留在京城的顶多不过一百个,人,再按照官职高低查下来,就不至于那么繁琐了

    6丰这才脸色缓转了一些,见两个书吏上来磕头,他便头也不抬地摆了摆手,又对张越说:“那这样吧,咱家留下沐宁在这儿现查,咱家自个回东厂坐镇,这儿的事就请张大人派人多协助了。除却这些,还的知会五城兵马司那些吃干饭的,把这京师好好梳理一遍!咱家从前从来不管抓人的事,这一回得破例了!”

    锦衣卫抓人还得关白刑科,若被封驳则得费上老大麻烦,而东厂则不然。因此,看着6丰杀气腾腾的样子,张越心想这些天恐怕街头治安会为之一靖。突然,他想到昨日那活捉的刺客,遂问道:“那刺客什么都没招?”

    “别提这个”一提咱家就一肚子气!”6丰气恼地哼了一声,右手握拳重重砸在了扶手上,“没抽上几鞭子,他就一五一十都认了,说是上头让他专和尚雍联络。凡事听尚雍的,但若是遇到什么险情,就让他杀了尚雍逃了完事。所以,他杀你不成就干脆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