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素习群体野战,对这列阵为战之法深感不惯,但主帅有令,不敢违背,只得依法操练。在原来的徐达、邵荣带领下,众士兵毅力以被训练的极为坚强,白日赶路,晚上操练,一天只睡三个时辰,但大军无一人埋怨,杨逐宇自然是深感欣慰。
过了半月,大军已经行到河北附近,而杨逐宇所统的五十万人,也已将《武穆遗书》里的天复、地载、风扬、云垂、龙飞、虎翼、鸟翔、龙蟠八个阵势演习纯熟。
这八阵原为诸葛亮依据古法而创,传到岳飞手里,又加多了若干变化。岳飞少年时只喜野战,上司宗泽说道:“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布阵之法。
岳飞说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泽对他的话也颇为首肯。但岳飞后来征伐既多,也知执泥旧法固然不可,但以阵法教将练卒,再施之于战场,亦大有制胜克敌之功。这番经过也都记在《武穆遗书》之。
一日清晨,大军正在前进,忽然前面的探子回来急报,道:“东北方向,前面十里,有汉人军队和蒙古军队正要厮杀。”
杨逐宇闻言一震,知道这汉人军队,必定是自己的原军,问道:“双方有多少人?”
探子道:“人数不少,大概各有十万,看来不是什么小支小队。”
杨逐宇心一振,心想:“大军连日赶路,现在正好去好好打一仗,试试我从武穆遗书上所习兵法的威力。”当下命大军形成龙蟠阵势,然后急进,走了不远,只听得远处呐喊声大起,正是两军在对阵。
杨逐宇当即命军传下令去。明教军令严整,众将士虽然赶路疲惫,但一闻号令,立即披甲挥刀,斗志昂扬,片刻之间,已整整齐齐地列成阵势。杨逐宇令军点鼓三通,号角声响,前阵发喊,向东北方冲去。驰出数里,哨探报道,原军和蒙古军两阵对阵,已
,只听千军万马的嗬呼、嗬呼之声已然响起。
原军与蒙古军各有十余万余人,正要手舞长刀接战,杨逐宇这大军突然自间疾驰而至,军容严整,把原军和蒙古军隔开。两军一怔之下,微见散乱。只听得一人扬声大呼:“是谁?是谁?是助我呢,还是来助那些汉人杂种?”
杨逐宇大怒,见那发话之人是一个彪壮大汉,摸样是蒙古军的首领,大声道:“你是何人,我乃杨逐宇,又岂能助你们这些蒙古杂种。”
那蒙古军官见对方来了超过自己五倍的大军,脸上丝毫没有惧色,笑道:“原来是汉人地头头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