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了,自己按来按去,嘴里含混不清地叨咕着灯灯。
怕她从桌上翻下来,他伸胳膊护着她。她柔软的小头发,像极了小亚的眉眼,娇憨的小动作,都能触动他心里最软的那根神经。看着女儿,才真的有了家庭的感觉。刚结婚时觉得两人跟从前没什么不同,在一起这么多年,该习惯的早习惯了,他跟她开玩笑说唯一的不同就是有证在手,不怕居委会大妈半夜敲门了。而童童的出生带来的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头半年家里人都被折腾的不轻,他妈和小亚的妈轮流来帮忙,阿姨更是一分钟都不能离开。那么点的小孩一个晚上吃十几顿,小亚怀孕时候长起来的肉,很快就被这小东西消耗没了。
公司的事多,家里什么都不用他插手,他错过了女儿第一次自己翻身,第一次坐,第一次爬,还有扶着婴儿床的架子第一次自己站起来。当第一次听她喊爸爸的时候,那种喜悦,是从前的二十七年里任何时刻都无法比拟的,虽然紧跟着她又拍着枕头喊爸爸去了。
杨猛上午来公司找他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是跟他一起去,看着那些揪心的报道和画面,是人就不会无动于衷。可是怀里动来动去的女儿提醒他,他已经不是过去一个人的时候了,可以一腔热血命都不顾。他不知道去了会出什么事,入川的路随时有泥石流和山洪,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得对自己的妻子女儿负责。
晚上他回大院去取了两千副手套和迷彩钢盔,又从潭庄主那拉了十几箱药,然后直奔杨猛家。那几个车友也在老杨家里,几个人正商量入川路线。他把东西搬到他们车里,看车两侧已经贴上了抗震救灾的字样。
张昭带了一个便携式的单兵手持电台给他们,问杨猛会使吗?杨猛喊他们同行的一个人,叫老黄,以前当过通讯兵。
老黄调了调,说:“没问题。”
张昭说:“电池我备了一箱,应该足够你们用的。那边通信已经断了,无论遇到什么事,这个电台不能丢,这就是你们保命的家伙。”他们都很清楚这趟的危险,很多早期进去救援的志愿者,最后反要被别人救。他们这几个人都是退伍的老兵,在应对危急情况方面比一般人要有经验。但他们也知道,此去就是前途未卜,真遇到泥石流,再有经验也是粉身碎骨。
张昭对杨猛说:“兄弟佩服你,我去不了了,你把自己活着带回来。”
杨猛笑着说:“我还没娶媳妇呢,当然得活着回来,我可不想跑地底下成立军分区。”
自驾救援的车队第二天一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