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这就是宫中的规矩。
左右也是闲来无事,李瑛便思考安南都护府的事情。对于安南这个地方,李瑛有种特殊的感情。在李瑛所处的那个时代,他们在遭受外敌侵略的时候,是中国人民帮助他们赶走了侵略者,并且教会了他们游击战术。可是后来他们觉得自己翅膀硬了,羽翼丰满了,开始对自己的老师指手画脚起来。而且那里的民族沙文主义开始崛起,不顾一切的去中国化,并屡屡挪动界碑,挑战中国的底线,中国人民在忍无可忍之下将其痛击,这才老老实实做人。
*********************本书起点中文网********************
李瑛坐在马上想得正入神,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寅时了,马上就是早朝时间,钟鼓司所属的司晨钟也激扬的撞了起来,出“咚咚”的响声,将李瑛惊醒过来。
宫门也在钟声中开启,一队御林军前来交接防务,一名身着锦衣头裹红巾的武士扮作鸡人,开始在禁宫门外高声喊叫,口号不一,但无非都是些忠君爱国的口号罢了。
文武百官也6续来朝,一个个在大明宫外下马下轿,个个头戴梁冠朝冕,精神抖擞的向宣政殿进。
李瑛与这些官员们一起进宫,自从上次在朝会上露面,李瑛表现出来的才智已经慑服了一批臣子,除了少数死心依附武氏的大臣,如裴光庭之类,大部分与李瑛皆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毕竟来日方长,谁也不知以后的展会怎样,现在还没有站队的等着观望,等待时机再做决定。雪中送炭虽然令人感动,但是锦上添花的安全性最高。这些官场上人老成精的人物,不等到事情快有眉目或者是与另一派核心大臣政见不合的话是不会轻易将自己绑在哪条船上的。
一路上众人纷纷向李瑛打招呼问好,李瑛也很热情的回应着众人,并且从中与自己熟识的人互相致意。
走到半路,听见后面有人高声喊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李瑛回头一看,原来是工部尚书、族叔李适之,李瑛笑道:“李尚书大人,找小王有何事呀?”
“昨日听岐王说道决议难定,向皇上推荐让太子殿下您回京之后再做决定,臣正盼殿下回来呢,可是没想到车马劳顿,殿下居然来的这么早。”
“尚书大人哪里说话,小王生性愚懒,他日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多多海涵!”
“臣不敢!”李适之诚惶诚恐的说道。虽说他也是曾经的太子后裔,可是那早已物是人非了,还是当年的废太子,从太宗皇帝传下来的子弟众多,所以虽然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