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清心寡欲,与自己那贪图享乐安逸的心态大不相同。
所以,就算看了一千遍<道德经>,困惑始终缠绕着自己,终于,百无留聊赖之下,安逸享乐的心态逐渐占据了上风,自己的生活逐渐奢侈,再也不能回到以前那保持俭朴的生活中去了。
至于立储,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本朝几位先皇几乎都在立储之事上栽过跟头。高祖所立隐太子建成,为太宗所诛;太宗所立太子承乾,因为参与了侯君集造反而被牵连,终致被废;高宗皇帝与则天皇帝这两口子更是几立太子。由此可见,立储真是一件大事,稍出差错,就血流成河了。
皇帝略一沉吟,对李瑛说道:“皇儿,你是国之储君,君王不过问之事尔皆可做主,今天朕赐你赏罚之权,决断你自己的这件事情。”
“儿臣叩谢父皇!”李瑛向皇帝行了个礼之后起身面对群臣,说道:“众位大人,小王有一言,愿与诸君共商,若有不愿听者,尽可退朝,小王绝对不会见怪地。”
*****************************本书起点中文网************
李瑛话说得很漂亮,可是皇帝就在上面看着呢,谁敢那么嚣张,连皇帝的面子也不给,所以不管是哪个立场的人都没有动弹,还继续在原地听李瑛叙说事件事情的始末。
“刚才轻言攻击勋臣的那位大人,既然你不肯自己站出来,小王也不勉强。话是谁说的,谁自己心里清楚,要知道人在做,天在看!”李瑛说到后来,音量陡然提高,说得众大臣胆战心惊的。
李瑛满意的看了一眼噤若寒蝉般的众大臣,继续说道:“小王前些日子蒙圣上信任,任命小王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诸位大人,可知任主考官最要的一点是什么呢?”
不待其他人说,李瑛接着说道:“公平公正!唯才是用!是今年春闱考试的最大宗旨。这段日子,也不断有人向小王推荐人才,这些其实都是正常的致仕途径。少平阳郡公薛绣就是因为现了一位奇才而向小王推荐,因为据他所说此人诗、书、画、乐俱佳,所以小王觉得很好奇,这才出宫亲自试探人才地。为了安全起见和保密等原因,小王并没有以太子的身份去与他见面,而是以化名李王英来与他们打交道的,所以此事并不影响春闱考试的公正性。虽然饮宴之后小王已经错过了回宫的时间,不过小王去了岐王府借宿一晚,并没有在外逗留,天刚拂晓小王就已经回到宫中,此事岐王殿下知晓。”
听完李瑛的辩解,下面众多大臣都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在他们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