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朝政毕竟需要的是经验而不是投机取巧,那些在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油条哪一个不是人老成精,又有几个是书呆子的。
而且这些老人们施政和攻讦都很稳重,没有十足的把握,轻易不会对谁起弹骇,而且墙头草又多,不在关键时刻,根本就看不出这帮人到底是属于哪一派的。
这些中立的势力其实是最危险地,当他们完全倒向哪一方势力的时候,另一方几乎就成了孤立无援的处境,所幸这一派是忠于皇帝本人的,一切的意向均来自于皇帝的喜好,李瑛现在还颇得圣宠,所以中立派对他也算还尊敬。
*************************本书起点中文网****************
李瑛这几天也是太忙了,穿越过来这么长时间,就属这几天最忙,人事什么的不是太熟悉,办事效率也比较低。
薛绣虽然和他不是太熟,但是两人毕竟是小时候的同学,那份情谊还在,平阳郡公也算是勋臣里的中坚派了,对大唐皇室的忠心是没得说的,再加上前几天在明月楼遇到一次,李瑛对他的印象还不错,所以有点不太顺畅的事情就对他说了。
心中郁闷之事是不吐不快,可是说完了李瑛又有点后悔,似乎不应该这么推心置腹的对一个外臣说这些事情。但是话已经说完了,泼出去的水一般,没有什么好挽回的了。
薛绣也不是傻子,太子殿下这么推心置腹的和自己交谈,说明这是人家相信自己,未来的皇帝对你如此信任,还怕以后在朝廷混不上好位置吗?到时候,别说平阳郡公,平阳国公、平阳王也有可能呀!一想到这里,薛绣的神情就更加振奋了,这绝对是向太子效忠的好机会。
于是办事干脆的薛大少扑通一下又跪倒在地上,李瑛一看,哎,这怎么回事呀,刚才说得好好地,怎么又跪上了?
只听薛绣以头点地说道:“小臣惶恐,蒙殿下不弃,与某推心置腹,无以回报。曾闻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薛绣此后愿得殿下提携,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
这番话一说,李瑛就明白了。这是在向我效忠呀,这是个好机会,自己以前一直在宫中,在宫外没有自己的耳目,光是这点与惠妃相比就差了许多。
现在自己等于就富果儿一个心腹,可是光是他一个人也是不行的,再说他一个内侍,做点消息的打探还行,真正办起事情来是上不了台面的。
而薛绣在京城的公子军中还颇有名声,说不定可借助他在这帮年青的勋臣中取得威望。父皇现在春秋鼎盛,而且在李瑛前世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