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执掌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初理朝纲(新书榜冲刺求收推!)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多少便宜。所谓两强相争,必有一伤,没有资格的池鱼就只好退到一边了,免得误伤。     李瑛还未反驳,旁边一人就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裴大人此言不妥。”     李瑛一听不禁大喜,心想这不是来给我帮忙的吗?仔细一看此人,原来是同宗的族叔李适之。     李适之是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的孙子,从小聪明过人,被宗室人称为“小诸葛”,现任刑部尚书衔。     ********************本书起点中文网******************************************     隆基一看原来是族弟李适之,反正他对于臣子的进言是来者不拒,笑着说道:“今日朝会,就是要广开言路,大家畅所欲言,适之啊,有什么你就说什么吧,不要有什么顾忌。”     “是,那臣就直说了。”李适之弯腰一揖,向皇帝行了个礼,这才直起身来,侧对着皇帝,面向李瑛说道:“太子殿下,众位大人,何为未雨绸缪,何为亡羊补牢?太子殿下高瞻远瞩,而臣下却短视无知,以古训而视今日,则众大人目光浅显矣。”     “想我太宗朝贞观初年,突厥可汗颉利率草原各部联军入侵我大唐疆域,兵马直逼长安城,几乎可以说是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候了。但是我太宗皇帝临危不乱,在兵力小于敌人时竟乘雨期草原人马不习水战出城迎战,逼迫颉利退兵并签订白马之盟。盟约期满之后,太宗皇帝以白马之盟为大耻辱,以大将军李靖为主帅,李绩为副将,以三千飞虎军为主力,以骑兵破骑兵,三战三胜,擒颉利于草原,报了当年兵困长安之仇。从此,我大唐才得以扬威于大漠。”     一席话,犹如说书一般,将百年前的那段往事娓娓道来,直到现在还是让人那么热血沸腾。满殿的官员情绪都被点燃了,李瑛一看不错,是时候该自己上了,前面的戏唱的差不多,自己这个压轴的也要上场了。     李瑛站起身来,也向皇帝遥遥的行了一礼说道:“列位大人,读史使人明智,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贞观朝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近几十年,我大唐因为久无战事,一直偃武修文,军事战力已是大不如前了。再加上府兵制改为募兵制,新兵的训练还需要一些时间,所以这段时间就需要国家能够养得住这些士兵。”     李瑛顿了顿,众大臣还是听的有些莫名其妙,不是说贫富争论吗?怎么又扯到对外战争的问题上去了?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李瑛不禁笑了一下。     只见李瑛话风一转又说道:“文武之道,一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