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执掌盛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王维醉酒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来看,肯定是出身于大户人家,这点明月倒是看得很清楚,毋庸置疑地。有时候人的某些特质就是天生的,那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气质是后天再怎么也模仿不来的。     明月自己就是这么个例子,所以她推断李瑛出身肯定也是非富即贵,而现李瑛腰间别着地玉佩也坐实了她的这个想法。     原因是开元初年,国家倡导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皇帝曾规定,三品大员以下的臣子或皇宫后妃以下的女子,不得佩带金玉的饰。由此可以推知,李瑛的身份来历皆不寻常。     *****************本书起点中文网******************************************     忙活完坐位的事情,薛绣总算松了口气,正想歇一会呢,只见一众胡姬如穿花蝴蝶般将下酒菜递了上来,而明月本人则笑意吟吟地拿着一坛酒上前来。     中国的酿酒术,据说起源于青铜时代的夏朝,一位名叫杜康的君主明了用高粱等谷物酿酒,后人为了记念他,也有用“杜康”来别指酒地,如曹操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但是等到酒具一摆,李瑛就觉得这肯定不是喝白酒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拿上来的是玉杯。     古代时,制度虽不如现在健全,但是对于一些礼制人们都比较遵守。一般来说,喝白酒可以用爵,可以用杯(瓷器的),可以用碗,甚至用盏、用瓢都可以,却惟独用玉杯不适合。     因为玉杯是用来喝葡萄酒的,同时代的诗人王翰就留下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地佳句,可见拿着碧绿温润的玉杯,盛着嫣红的葡萄琼浆,光是颜色上就让垂涎欲滴。     葡萄原本就是从西域传到中国来的,只是葡萄传播地虽然很快,但是酿酒的技术流传地就比较慢一些,因为这才是整个葡萄产业的核心。而明月家中,正好有自己的酿酒师,所以她所捧的这坛葡萄酒的品质在大唐可以说是冠盖全国了。     文人没有不喝酒地,酒喝多了没有一个不轻狂的。自古文人相轻,多是如此。正所谓“武无第二,文无第一”,武艺好坏孰优孰劣至少可以通过比试各种拳脚功夫、兵器等来较量,是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     而文比就不同了,这是一个比较主观一些的判断,评判人的素质和喜好往往决定着比赛的成败。     王维今天明显有些喝大了,他的酒量可没有他的文采那么好,这坛葡萄酒,入口绵和,看似松软,实则后劲十足,醉人于无形之中。     王缙已经被喝趴下了,而元慎酒量倒是行,他们老元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