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第四步。才是考虑哪里的土地适合耕种,哪里的土壤适合水分要求多的蔬菜,哪里的土壤抗旱性比较强,哪里的阳光照射比较多,哪里适合播撒草籽播种成草原……
整个工程弄下来,运气好的话一年之内可以初步开始投入生产,运气不好的话,两年之内你都不要想在这里出一分钱的效益。
这还是在萧奇无穷的财力支持下。专家们可以给高一点的拆.迁补偿,给高一点的人工。吸引足够多的农民和工人来干活儿的前提下,否则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你都别想把这块贫瘠已久的土地变成什么适宜耕种的地区。
说来说去,大家都有一种感觉,敢情萧奇是专门为了拯救单曲县的农业和民众而来的。
否则随便在汉中平原和蓉城平原选一个地儿,也肯定比这单曲县好上十倍,甚至是一百倍啊。
正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单曲县的县委书.记吕望鸿,以及县长常相贵,从一开始就把武孝文一行人当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以他们两人为主的政府工作组,配合他们一切的行动。绝对的有求必应。
想不有求必应也不行啊。
武孝文这么做,纯粹是用私人的力量,帮助整个单曲县脱贫致富,这样大的功绩,可都要算在他们两个的头上啊。
别的不敢说,只要孝文农业公司全面完成了目标,两人肯定能高升一级,甚至是两级都不一定。
更别提吕望鸿和常相贵在单曲县了这么久,虽然习惯了这里的苦难,但也把它当作了第二个故乡,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故乡焕然一新,变成一个真正的塞上江南呢?
因此,在周六的时候,两人也没有休息,来到了武孝文驻扎的一个小山村,听取武孝文遇到的一些难题。
武孝文牢牢记得萧奇说的话,这一片上百平方公里是最容易出大问题的,大型的泥石流一来,保准是无数民众都跑不了,所以他第一个就是从这里开始整治,从最难的开始。
要说这里是真穷。
附近三个自然村庄,在册人口有2000多人,但现在加起来只有500多人,基本上只剩下了四分之一,剩下的不是去了外地,就是年轻人在外面打工,顺便也把老人接了过去。
他们主要的农作物就是大米和一些红薯、土豆,肉是一个月能吃上一回,平日里三餐能有两餐可以吃饱,但也就只有这样了,生个病什么的,就得看老天爷放不放过。
不过武孝文他们一群上百人来到这里之后,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