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听说青璃差点遇险,也唬的不轻,连连问当时的情况,末了,还拍了拍胸脯,感觉有些喘不过来气。
“你说,咱镇上也没有啥这样的人物啊,哪出来的呢?”
“看着不像是一般人家,那马好像都是战马。”
莫如湖还算有些见识,早就发现了不同寻常,小凤县只是在大周偏北,并不算发达,相反还有些苦寒,基本上很少有见到大人物的机会,但是马背上那个少爷虽然年少,却气度不凡,绝对不是普通大户人家能生养出来的,而且跟着的随从各个人高马大,眼神犀利。
“璃丫头总是三灾五难的,这可怎么好呢?”
刘氏叹了一口气,她侧过身,用手枕着头,看了一眼莫如湖,“孩子爹,你说老和尚的话当真吗?我们家璃丫头过了七岁这个坎,真能一身顺遂富贵?”
“应该当真,老和尚云游去很多年,现在有不少大户都想找他,当初给璃丫头求的玉佩,不也是挡了灾的,而且璃丫头好了之后,咱家……”
“是啊,咱家有些反常,连鸡鸭都比一般人家下的蛋多,但是我也不敢说出去,就怕被人惦记。”
莫如湖不常在莫家村,对家里的事情知道的不是特别清楚,夫妻两个很久都没有在一起说话,平时分隔在两地,这下聚集到一起,加上最近事多,又买了院子,两人难免有很多话说。
“和谁也不能说,咱家日子好了,多帮衬着大哥一家,等二哥一家过年回来,看看能不能让他们辞工,咱们合伙开个买卖。”
莫如湖是读书人,自有一番傲骨,对自己的二哥一家在凤阳城给人家做帮工,总觉得有些愧疚,本来当年都是为了供他读书,结果大哥二哥无怨无悔,大嫂二嫂都没有二话,现在他日子过的好了,得了不少意外的钱财,总不能还让自家二哥给人家做下人,想到这,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恩,咱家虽然有了点银子,也不能就这么坐吃山空。”
对于莫如湖的想法,刘氏很支持,何况她觉得大侄子是个做生意的苗子,自家的人都厚道实诚,相处的很不错,没分家那会都互相谦让,基本上没有红过脸。
“干点什么好呢?不然咱家也开个小饭馆?”
“大侄子在酒楼干过,我看这个好,夏天的时候还能从村里收蔬菜,也不用多大,开个小铺子就好,到时候让二嫂掌厨。”
青璃的二伯娘在凤阳城大户人家做帮工,就是个灶上娘子,平素虽然只是打杂,也学了不少手艺,每次年节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