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汉语字正腔圆,咬音讲究,比在中土闯荡多年的跋锋寒尚要胜上半筹。
叁人早从他的形貌和那招牌髯猜出他是谁,故闻言毫不讶异,唯一想不到的是他长得如
此威武与迫人,豪情盖天。
巨舟船速渐减,否则若疾冲过来,高出桥顶达两丈的船桅必定撼桥而断,连船楼上层的
顶盖亦将不保。
他沉雄悦耳的语音方落,跋锋寒微笑道:“伏兄大名,如雷贯耳,跋某万分仰慕,却有
一事不明,想要请教!”
“嗨”!
喝声从船腹传出,整齐划一,叁十六人的喊叫,像发自一人口中。
叁十六枝船桨同时以反方打进水,巨船奇迹般凝定在河面上,船首离桥头只叁丈许的距
离。
而伏骞等十多人立足处刚好平及桥头的高度,对起话来不会有边高边低的尴尬情况。
附近周围都是灯火黯然,唯只这洛水天津桥的一截灯火辉煌,天上星月立时失色。
河水因巨舟的移来,涌拍堤岸,沙沙作响。
一切是那么宁静和洽。
船桨又巧妙的拨动河水,保持巨舟在河心的稳定。
伏骞从容道:“跋兄请不吝下问,小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跋锋寒双目寒光一闪,冷然道:“伏兄隐舟在旁,出现的时机又准确无误,未知意欲何
为?”
这番说话毫不客气,但也怪不得跋锋寒。因为伏骞与王薄关系密切,很易使他联想到伏
骞用心不良。
伏骞身旁的人均露出不悦神色,那两个吐谷浑美女更是神色不屑,似在怪跋锋寒不识抬
举。
寇仲和徐子陵对跋锋寒这种甚么人的账都不卖的作风早习以为常,丝毫不感异样之处。
没想伏骞亦不以为忤,哈哈笑道:“原因有叁,一是小弟最爱凑热闹,今趟到中原来,
此实主因。”
叁人都想不到他如此坦白,明言是趁中原大乱之时,来此凑兴,好混水摸鱼。
寇仲目光扫过他身旁的随从,年纪最大的都不过四十岁,人人太阳穴高鼓,双目精光闪
闪,确是高手如云,实力不可轻侮。却不知那晚在曼清院当众发言的邢漠飞是否其中之一。
当下冷哼道:“凑兴有时是须付出代价的,希望伏兄来去都是那么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