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囚档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 有情天 我们各走各自的路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次通话,是杨京山最痛苦的一次,他坚持按期回国,而王雅却执意让他留在日本,王雅认为他们还都年轻,现在生孩子是浪费青春,坚持让杨京山在日本创业。两人在电话上激烈争吵后不欢而散。几周后,王雅又来信了。她在信中告诉杨京山,企业目前很不景气,许多工人下岗回家,企业的产品没有销路,杨京山的职务已经让他人担任,即使杨京山回国也是前途暗淡。她再次劝说杨京山不要前功尽弃,一定要在日本谋求新的发展,并提出自己也想到日本,一边陪伴丈夫一边读书。杨京山看完信后矛盾极了,一边是悉心培养他的单位,一边是意向坚定的妻子。杨京山感到不知所措,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想到心爱的妻子态度坚决,他终于狠下心来,决定铤而走险留在日本。

    1995年10月25日,是杨京山一生铭记的日子。眼看回国的日期马上到了,他给日方研修单位和同来的伙伴留下一封信,背上行囊匆匆离开了东京,从此走上了辛酸的漂泊打工路。

    杨京山来到了名古屋,在一位马来西亚华裔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份为大型超市屋顶停车场做建筑防水的工作。这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打工生活使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杨京山苦不堪言,但为了将来与妻子的幸福生活,杨京山默默忍受下来。王雅也来信鼓励他努力奋斗,很快,半年紧张繁忙的日子过去了。

    1996年6月,杨京山从王雅的来信中得知,由于他滞留日本不归,厂里已经把他开除了,分配给他的房子也收了回去。王雅在信中还提出,因为没有房子住,她想在海淀区购买一套商品房,现在急需要用一笔钱交首付款。工厂的处理结果在杨京山的预料之中,但想到自己背叛了器重他的领导,原本大好的前程也随之葬送,杨京山心中一阵酸楚。事已至此,他不愿再多想,赶紧托朋友给王雅带回了55万日元。

    此后,王雅来信说父亲做生意资金紧张需要周转,杨京山又将省吃俭用攒下的190万日元全部寄给了王雅。1998年,王雅说想再买一套商品房,杨京山坚决不同意,他建议把第一套房子卖了再购置新房。可是王雅告诉他原来的房子没有升值,卖掉不合适,新房定金已经交了,如果不买就不退定金。杨京山无奈,又把积攒了两年的200万日元汇给了王雅。

    此时的杨京山再也不想继续在日本漂泊流浪了。没有正当身份使他受尽了屈辱和歧视,不但日本人贬低他,有签证的中国人也瞧不起他,找工作、租房子都成了不小的难题。在长期的建筑工作中,杨京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