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标准的程序!可这次呢?不只试题发生了变化,就连录取法也实在是与众不同。明后娘娘居然要求将三百一十四名举子的试卷全部抄录下来,贴展到闱场红墙之周,任京城之中所有人来参阅。当然,自有另外的一份会被送进考官监棚之内,按照往例来进行审阅。只是这次有了群众的-监督-,想要真正埋没哪些他们看不顺眼的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历来考杨之中,因为朋党学系耽误了多少莘莘学子?可这次呢?不再可能了。但是明后这般无厘头的主张中最妙的一招还不在于,考后的公开布题。最妙的一点就在于所谓的无题。光明神殿中,陆华浓一边是欣赏着叶诚嘉送来的这十名榜文,一边是赞叹的笑道:"你这个明后真是天下一绝的女子!她怎么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来?"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张无题的试卷,却将每个考子真正的性情与人心针刺得这般淋漓尽致。瞧瞧这十名甄选出的最好榜文,简直可以说是妙笔杰作。从那样一个虚幻的故事里:有的人看出了后宫争斗与前朝政事的利弊,并且加以分析透视,从如何避免到如何预防,直到最后如何的解决这样的忧患,逐一分析,面面俱到;有的人则看出了三人成虎,言祸之害危在社稷的道理。从御史言官的责任道义,到满朝文武的互相倾轧,直到君帝应有的该如何判真避假,辩明是非的方法与心态;当然,还有思路更加奇僻者,居然想到了邪教与武林之争。这两者皆是庙堂一直重视的避患。但究竟要如何在浑水之中分清邪正,如何以正治邪,如何改邪归正,以教化之功胜于武力之实;这三者文章中的者,皆是入仕为官的好料。读书,却不读死书。将书中教化之千秋故事,转化成为现实生活中慧眼识英的第三只神目,看得清才能做得明!兼之,因他们所重视的路线方向不同,亦可以让君帝和同聊们比较容易的先认清此人的做事方法,然后知人善任。当然,十篇文章中,还是有两篇不在政堂范畴之内的。一篇是以文章华美凄楚为征的长篇诗词,歌颂了这段动人神秘的爱情故事。词句缠绵婉转,哀丽感人。"佟霞认为此人不适合为官,虽然文才卓绝,却太过散落浪漫。给其元子的虚名即可!"民间诗人,任其流浪亦是对其的一种关爱。对于叶诚嘉的这个转述,陆华浓亦表示支持,但是最后这篇古怪的文章呢?这个怪人大许上辈子是条鱼,居然可以将海中鱼种分析得如此清楚,从种类到习性,再至如何饲养,对世人有何助益等等,一一例举,极其详细。"这个人,你的明后打算如何?"陆华浓笑得有些不怀好意。可兴致正佳的叶诚嘉并不曾在意她的揶揄,只是实话实说:"她打算留为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