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莫笑农家腊酒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大赚一笔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想法,具体的工作是由科学院的院士们完成的——当然史书上可能会把这一功劳记在建文帝的头上就是了。     本来正史中自明到清,中国的科技就没有什么发展,明代还有《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汇集前人智慧的书,清代连这些也没有了,那是因为明代的厂卫制度和清代的文字狱,一步更甚一步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言论,所以科学自然发展不起来了。     现在建文帝在开言路和思潮,自然科技人才也就层出不穷了——中国人的智商,向来是不低的。     如今永乐帝在前台处理一般的政事,建文帝的精力更多地被放在了科学研究上,整个科学院都成了他的后花园了。     于是一个蒸汽机的出现改变了很多,到了永乐二年初,新式的蒸汽巨轮已经出现在了海上——虽然还不能与后来的泰坦尼克号这样先进的船相比,但就现在来说,已经是超时代的了——其间如橡胶这种小东西,早就研制出来被用于新式巨轮上了!     而第一个被运用到民生商业上的,却是自行车。     自行车的轮胎是要用橡胶做的,据说在此之前,建文帝想过用皮制的东西来做,但是都失败了,现在有了橡胶这个东西,总算是让建文帝又赚了一票狠的——而且在各地的步兵营里,都配备了一个步兵一辆的自行车部队,从几百人到上千人不等。     这一下步兵的机动力大为提高,几乎赶得上骑兵——本来这就等到二战中,日本人才第一次将自行车运用于步兵行军中的,建文帝却是又走在了时代前沿。     另外自行车的生产权虽然并没有收归国有,但是橡胶这个东西却是只有美洲才有,而这条航线目前也只有朝廷才有。再加上蒸汽巨轮也不是平民百姓能造得起的,所以这仍然是国家垄断的生意——而且这样一来,周边的国家就是想仿造也没门儿!反而自行车成为了赏赐朝鲜和亦力把里、帖木儿帝国等友好国家的高贵物品。     而且随之而来的,在全国各地新修街道,在行人的道边隔出可以让自行车行走的连道来,这种工程却是让以齐家为首的专营建筑的商户大大地又发了一笔——虽然大部分的街道是由劳役给填补了的,但毕竟民力是有限的,不能全部由劳役来做这样的事。     于是齐连春又好好地赚了一笔——只是全国各地他接了不少工程,到处在跑,连官也不做了,索性挂印辞了官,专门跑生意去了。     齐连春还是一个标准的生意人,做官是违反他的性子的!     而齐敏更厉害,马上就让齐连春做了人力三轮车来做古代的出租车——这种东西一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