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然而一个帝王,他能得到的又有多少真心?!
……
………………
……
在朝堂上没有看到夜非凡的感觉有些奇怪,我感觉不知道怎么觉得心里空空的,他已经告病了一段时间,也在家里休息了有一段时日了。
我感觉到朝堂上的气氛波澜汹涌,轻轻扫了一望,我看到了上官烨,他站在文官的最前面,笔挺地立在那里……
“朕所提议的新法,青苗法,间种法,灌溉法,众卿家有什么意见?”
“陛下……臣以为尚不当立新法。”大理寺卿左东淮上前进言:“我朝世世代代沿用旧法,人民一直丰衣足食,现在要立什么新法不是乱了规矩!”
“不可废旧法呀,陛下!”
那一帮老臣在下面也跟着迎合着……
难道他们要一直抱着那些祖宗的法典不思进取?
或是只要是我提的旨意他们都死命顽抗?那在他们的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他们究竟还有没有把我当作一朝天子?!
我气得手发抖,正要起身退朝,却看见一个兹红色的身影向前迈了一步。
“陛下……”
上官烨高声进言说:“臣以为新法可行。”
“哦?!”
我坐回了龙椅听他的详解。
“臣以为首先新法可以增多收成,民富则国强,如果各位大人觉得现在生产的粮食已经够老百姓们的温饱,那还可以鼓励他们将手中多的粮食买出去,多出来的钱可以增加促进工商,这样国库充盈就可以增强军备,强军戍边。
其次,变乃是世间的常理,只有思变才能使民富,使国强,因循旧法,无异于固步自封。古语有言:‘变则通,通则久;变者,古今之公理。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说得好!”我拍案而呼,上官烨果然聪慧敏捷,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丞相大人说的有理,臣等支持新法!”
在上官烨身后他的党羽们也纷纷迎合着,
那些老臣们只能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我第一次在朝堂上感觉到有人在支持我,第一次感觉到不再那么无助,那样无奈,那样无力……
我望着朝堂上一袭紫衣危巾而立的上官烨,
虽然隔得这么远,我似乎都可以闻到他身上那淡而若无的兰草清香……
他正望着我,轻抿着嫣红的唇瓣淡淡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