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柳行田来访后的第二天,厉焰在朝堂上发布了两条政令,一是修葺《洪武大典》,将苍澜国自监国以来的经、史、子、集分门别类地编撰而成,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修葺完成之后,将成为苍澜国有史以来最完整的一部百科全书。二是在苍澜国的北疆,东至齐岭,西至碧海的地方,修建一座抵御匈奴的长城,长达八千余里,东西横贯苍澜,绵延不绝。此长城一旦修建完成,苍澜北疆的子民世世代代,都将受其庇荫,抵御匈奴的侵袭。
此两条政令,都是苍澜国立国以来开天辟地的壮举,一旦完成,必将功垂千秋,福泽万事,只是需要大量的民力、物力、财力,耗时日久,特别是东西长城,如没有上百万的劳工,是不可能在短期完成的。厉焰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觑,能凡人所不能为,但是也不能丝毫不顾国力呀。
肖衍冰身为宰相,自感责无旁贷,第一个排众而出,躬身启奏道:“陛下此行,的确是盖世创举,但是耗费国力甚大,如今国内战事频仍,边疆未定,依臣的愚见,还是先以修养生息为佳。”
厉焰道:“正是因为国内战事频仍,边疆未定,各经、史、子、集,珍贵典藏容易散失,朕才更要亡羊补牢,要知道,朕要留给后代的,不仅仅是一个太平天下,更是苍澜代代流传的精神瑰宝,宰相难道觉得,百姓的口粮重要,各种珍贵的典籍就不重要?”
“这个……”肖衍冰一时难以作答,微蹙着眉头莫不作声。
“再说修葺长城一事,一旦修葺成功,我朝北疆将不再袒露在匈奴的铁蹄之下,北朝的子民可保平安,我朝的将士也可免留无谓的鲜血,朕难道不是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着想,才执意如此的吗?”
“既然陛下主意已定,臣敢问陛下,预计在几年内完成此等壮举?”肖衍冰问道。
厉焰缓缓地伸出三个手指,肖衍冰好似长舒了一口气,问道:“三十年?”
厉焰丹凤眼中寒光一冷,肖衍冰心头一震,差点站立不住:“难道是三年?陛下,三年是万万来不及的呀,这要耗费多少人力,又要耗费多少钱粮呀?”
厉焰冷冷地说道:“各位爱卿,你们日日在朝堂上对朕叩头,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难道在你们的心中,朕真的可以万寿无疆吗?敢问三十年之后,有那个人还能保证自己一定会站在这个朝堂上?”
厉焰此言一出,整个太极殿竟皆默然,静谧得好似掉跟绣花针,都能让人听闻一般。厉焰此言虽然不假,但是看他冷淡决绝的样子,众多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