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实在不是大家行的事。
“你也体谅体谅三姑娘的难处!”紫鹃这时却是走了进来,斥道,“我看着这府里的日子是过得愈发的艰难了,难得三姑娘想出这法子来省俭些,你倒在这里抱怨。”
“为了省这点子钱,倒让府里的姑娘也不能舒心度日,还说是什么大家子呢?”雪雁却是不服,辩驳道,“我看倒是还不如裁了人,别处省俭些呢。虽没有那份气派了,总不至‘外头体面里面苦’,大家过的还舒服些。”
黛玉听着,雪雁虽是一时气愤,为自己逞一时口舌之利,但总也有些道理在。见紫鹃和她几乎要吵起来的样子,忙开了口,“好了,你们两个,吵些什么?什么自在不自在的,不过是说起这回事来,都还没有别的影子呢,你们倒先慌起来了。何苦来哉!雪雁,你且等到我们果然不能舒心的时候再来抱怨不迟。紫鹃,雪雁年纪还小,总是爱玩些,你也别苛责了她。我看我这里的书又看得差不多了,你且托人出去看看,出了什么新书没有,有好的,给我再买些回来。”
紫鹃雪雁停了,只得都住口不言。应了一声,紫鹃便出门找人去了。
且说这探春和宝钗李纨——其实还有一个平儿——商议出来的事情,禀报了王夫人和贾母,王夫人当即就同意了,贾母虽有些不乐意,却也没吭声。本来就是极得婆子们欢心的事情,便顺顺当当的开展了起来。
照着宝钗的建议,管了事的婆子们,年末也不走账房,得了多少利,总拿出一部分来,散给园子中其他当事的婆子。虽是小惠,却让那些不管事的婆子们,也乐意帮忙,不过数日间,各处的事情便都被安顿好了,各自忙乱起来,以待来年。
只黛玉自探春等管家以来,便连账本也不看了,人却是轻松了许多,这些事情总也不干她事,她也不管这些,只自己悠闲度日。
这一日午后,偶然动兴,便唤了雪雁取了琴,也不焚香等事,也不呼朋唤友,便自己在窗下弹了一回琴,自得其乐。
谁料就在此自娱自乐之时,紫鹃却是神情极为不快,又有十分为难的走了进来,见黛玉弹琴,不免欲言又止。黛玉眼角余光早瞅见了她,知道必有为难之事,兴也不免败了,放下手来,只问是怎么回事。
紫鹃叹口气,“谁知道当日里雪雁竟是对的,他们竟做出这等事来。园中所有的竹子,包括我们院子里的,都包给了祝妈,祝妈先前叫了我去,竟让我来和姑娘说呢,说是要让明年的春笋好些,要给我们园子里的竹子上些粪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