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见三春进来,也就放下了手中的书,起身让座,又让紫鹃奉茶,一边笑道,“你已经见过了?都是哪些亲戚?”
探春的答案不出黛玉的预料,她爽爽快快的,把所有人都给说了个清楚,“三家亲戚,巧得很,偏在路上都遇见了,说是到我们来,便结了伴儿,一块来了。先是大夫人的兄嫂,并一个叫做邢岫烟的姐妹;然后是姨妈的侄子,送了个叫做宝琴的妹妹来,说是不两年就要发嫁了,先到京中来住着;最后是大嫂子的嫂子,带了两个女儿过来,一个叫李纹,一个叫李绮——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姐妹,我和她们说了几句话,虽她们自谦,但我看都是读过书的,个个不俗呢,大可以邀进我们的社中来的。”
黛玉偏头想了想。
如果她记忆中的那个故事不出错的话,这四个姐妹的诗才都称不上太出众。宝琴的不过略胜探春一筹,而邢岫烟和探春难说上下。另外两个则是平平,和迎、惜二人仿佛,就不知道是不是有其他地方的长才了。若是有,这才有趣。
迎春在一边已经坐了下来,听了探春这句话,温和的笑道,“话虽这样说,但这几个姐妹也不知是否在园内常住。如今不过是来走亲戚的,怕住不得几日。”
探春笑道,“二姐姐还不知道老太太的心思不成?最是喜欢女孩子的。今儿那几个姐妹来了,把她高兴得什么似的。尤其是那个宝琴姑娘,看着……”
探春反应过来,停下口,轻咳了一声,才继续说道,“老太太特别喜欢,我看多半是要住在园子里的。虽说是有要发嫁之言,但她只怕和林姐姐年纪差不多,怎么也要个三两年才能论到这样的事情呢。”
惜春忽然插嘴说了一句,“当初宝姐姐也说是来走亲戚,不也一直住到今日?全都住下来也不稀奇。”
此言一出,便是黛玉也惊诧的望着她。
从宁府回来以后,惜春便变得沉默寡言,平时变得愈发的没有存在感了,就连迎春,都显得比她活跃不少。但是她偶尔冒出来一句话,却往往相当的“锋利”,这一句话更是如此。
探春轻笑了两声,正要开口,黛玉这里最喜欢去凑热闹的雪雁便笑嘻嘻的回来了,自顾自的走进了门来,见了黛玉和三春,倒是吓了一跳,忙忙的行礼。
黛玉问道,“你看了什么热闹回来,这样高兴?”
雪雁尚存天真,见姑娘开口问了,也没注意到房子内的古怪气氛,笑嘻嘻的说开了,“听说新来了许多的姑娘,我和晴雯姐姐去看了,谁知道恰好看了个热闹,二太太认了薛姑娘的妹妹做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