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大观园这出戏,黛玉在记忆中能够找到相当详尽的内容。除了宝玉不在这一点有所改变以外,其实很多发生的事情,她都是“事先知道”的。
可是,事先知道是一回事,亲身体验,那完全是另一回事。有些事情她本来不当一回事,但发生的时候,却感觉很糟糕。
之前在潇湘馆的时候,她履行主人的职责,亲自端了茶来,要从贾母那里一一奉起,谁料,才把第一杯茶送到了贾母身前,王夫人就说了一句,“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
虽说主随客便,但客人进门,主人刚刚倒了茶,就被作为客人的长辈来了这么一句,也确实是相当尴尬的事情。只是在一群长辈、姐妹、仆妇、客人中间,黛玉也实在不好发作,只好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普通的事情给揭过去了。后来贾母说要给她换窗纱,她都没开口。
不过,贾母似乎也不要她开口就是了。
后来到了衡芜院,宝钗房间那雪洞一般朴素简单的布置,虽然很得王夫人的欢心,却被贾母开口就批评了一大通,直说“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等语,黛玉在旁边瞧着,宝钗站在一边,也当真是尴尬得不知道站到哪里去,比她在潇湘馆时的境遇还糟糕。
后来黛玉想想,刘姥姥之前闹了许多笑话,连自己的郁闷都被冲散了,笑了好几次,从贾母到丫鬟,偏就宝钗不笑,这是为什么?想来,除了要维持自己端庄的形象之外,也是为了减少自己在贾母眼中的存在感吧,避风头。谁知道,多半反而起了反效果。
此时黛玉见贾母拉着刘姥姥往前走,王夫人薛姨妈都陪伴在侧,她就往后退了些,找到了在大丫鬟群中的平儿,问道,“你家奶奶哪里去了?”
平儿笑道,“姑娘糊涂了不成?刚才从薛姑娘那里出来的时候,就先到四姑娘那里摆设去了。”
眼看着缀锦楼正在眼前,黛玉知道他们必然要在迎春这里也赏玩谈论一番,便拉了平儿,“好平儿,我有些事情要找你家奶奶,你且和我来,等会儿去和你家奶奶说。”
平儿知道她的意思,便由她拉到了一棵假山石背后的枫树下。
黛玉的神情也严肃起来,“平儿,我知道你为难,若不能说便不说。若是能说,你就告诉我,外祖母和舅母,是不是闹了什么别扭?”
婆媳之间最大的纽带,贾政和宝玉都不在家,会有什么问题实在不奇怪,但为何非要在她和宝钗身上来做文章呢?
平儿果然是知道的,看她的神情黛玉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