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松开了,又用自己的法子阻止了对脚的继续伤害,脚也依然纤长,依然并不能走长路的。
想来逛园子的机会也不只一次,既然一天就能逛逛精华的地方,有什么不妥呢?
说话间,他们却是已经先到了潇湘馆。
粉垣内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一明两暗的三间小小房舍,出去后院便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后院墙下上有一脉清泉涌入,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门外题有一联,正是宝玉所作: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这实在一个雅致到了极点的地方。黛玉发现,在这方面她和她那舅舅的观念倒是差不多的。只觉得这样清雅的景色,若能在这些修竹掩映之下,对月读书,弹琴下棋,实在是一桩美事。
居不可无竹,古人所说,果然一点不错。
更有春日梨花似雪,雨夜水滴芭蕉,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布置显得相当的自然清静,黛玉觉得,就算是她踏遍山水,想要找到这样好景致的地方居住,可也不容易呢。
难怪就连宝玉,给这里的对联也有那般的雅趣了。
黛玉默默的看着,发现也就是自己最喜欢这里,其他的姐妹虽然赞叹,却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此后又逛了几处,稻香村让几个没有见过田园风光的姑娘们很是高兴,一般不曾见的鹅鸭鸡类家禽也让她们大觉有趣。黛玉却只道果然是不够天然。
随即又到了蘅芜院。
此处与别处不同,迎面便见了插天的大玲珑山石,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了,而且走进去看,只见许多异草,一株花木也无。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这些颜色各异且多半艳丽的异草遍布了庭园,雅致之外,且别有一种妩媚风流的气度。且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又显得大方许多。
黛玉心底暗暗思量,若说是要住人,那果然是蘅芜院胜过许多了,地方宽敞不少,更和大家小姐的气派。只是,若论喜好,她却果然还是喜欢房屋小小的潇湘馆的,还是觉得那边更加清雅些。
又到了怡红院,这里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其势若伞,绿垂碧缕,葩吐丹砂。
这种“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