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的手迹被念了一遍,又被抄了出来,在众人的手中传了一遍。
“顾恩思义”匾额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
“大观园”园之名
“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
“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
“蘅芷清芳”赐名曰“蘅芜苑”。
“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
……
还有许多的地方,都赐了名。
另外,还先提了一首绝句:
衔山抱水建来精,
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
芳园应锡大观名。
元春坦诚的说自己“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确实如此。之前的对联全是富贵堂皇的套章口气,这首诗的用词遣句皆属平常,立意也十分平凡。元春又让众姐妹和宝玉各自题诗。宝玉之前为大观园题句看来让元春十分高兴,竟然要他一人独做四首,为她最为喜欢四处景致题诗。
于是,几个姐妹和宝玉就都退到了旁边的耳房中。
黛玉拿到的是“世外仙源”的匾额。
原本的黛玉,有着才子的孤傲,在诗词的方面是不肯让人的,在这方面极有争胜之心。现在的黛玉却没这些心思。不过想了想,还是把黛玉原本的那首默记了出来。因为是默记的缘故,她还干脆一边写,一边自己在心底评。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嗯,开头就不错。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林黛玉的诗,都是有这个特点的,遣词用句特别的风流别致,十分的有灵气。有一种“信手拈来,浑然天成”的灵巧。不过,既然是应制诗,还是要有颂圣的句子的,所以,用最后一句结住……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完成。
黛玉提笔一看,却发现其他人,除了宝玉之外,就连最不擅长于此的李纨都写完了。众人一并交了上去,元春让宫女一首首的念了下来。黛玉便也在心底品评了一番,发现果然和记忆中的相同。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
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景,
游来宁不畅神思?
迎春的诗十分和她的性格呢,谦恭退让的性格一览无余。她想要的,只是一个可以安静生活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