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大修)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是天分、努力、专心、见识……许多因素综合起来,才能有的成果。     十余岁的女孩就能有这种本事这种事,即便是黛玉,也只在风清的灵魂中有所记忆,那还只是从某些当时的YY小说中看过。但那类书籍,纵然能邀得世人一时之宠,却又怎么可能如《红楼梦》这样的名著成为经世之作历久不衰?     黛玉弹着琴,思绪随着手指翻飞,又不免想起了作为风清的时候。隐居多年后行走人世,却依然能发现世界上有着众多的红楼爱好者。这也是她怀疑这个世界的来历的原因。     在她看来,《红楼梦》这本书,只要人类文字尚存,便是经典。     但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因为悲剧,所以经典。     贾府,对于现在的她来说,依然还是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但联系两分记忆,她至少知道,这是无可挽回的、整体趋势上的悲剧。     如同封建王朝制度,如同那个世界的科技之于人类。     这个悲剧,她也曾悲叹。如今经历一番,若是能够修到风清死时的水准,自保不是难事,可是……想要挽回整体上的颓势的话,如同风清葬身于核弹下一般,那多半会是……飞蛾扑火吧!     然后,她又想起了薛宝钗。     从记忆中她知道,在贾府,她是经常被人拿来和宝钗相提并论、比较一番的。而对宝钗这个人,黛玉留下的感情,也是相当的复杂。     那看来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国色天香、处事平和。对任何人都是款款相待。     黛玉也不是不羡慕的,那些得了好处的下人,说的都是宝钗的好。而她呢?她就和宝玉一样,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宝玉受宠尚且遭嫉,何况是她?     在她看来,宝钗也并非没有真心,她也想像她们一样,嬉笑怒骂,皆随己心。对于她们这些姐妹,她也是有真心关切的。     但在同时,她也能看到薛家的颓势,她想要挽回自己家族的败落,所以才压制了那些东西,只用一副假面具对人,小心算计。     黛玉对她的这副面具不满不屑,但在同时却又很清楚——这又何尝不是,在无法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为求保护自身与家族,采取的积极态势?     两种极端的态度,却都是不得已。也都逃不过。     红楼梦的作者曹公,作为文人,固然会欣赏黛玉清楚明白,却不肯随波逐流的风骨,但也看出了宝钗的无奈吧?大环境下,不管是怎样的人,都无可避免的悲剧命运。所以,在他的笔下,两个人也始终是相提并论的。也或者可以说,宝钗的行为,是黛玉的某种延续。     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