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脱离六道轮回。
天界分为欲界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在欲界天中,享福及寿元是很大的,没有像人间的生苦、老苦及病苦。欲界天的众生,入胎时是男女一对一对地投生于天界的花蕊中的。在花开时,他们便以天男及天女的形式化生。在天界中,并不需日、月来报时,而以花开花合为一天,这一道中的众生一生享乐不尽,有一个佛经中的故事与此有关。在释迦如来在世时,他有一个弟子叫舍利弗(梵名Shariputra)佛教中著名的《般若心经》便是为他而说的一部经文教法,这个舍利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比丘,他有一位弟子叫海生,海生是一位在家居士,其职业为医师,而且医术十分高明,受着众人的敬重,在海生出入时,由于其高贵地位,通常都骑象而出行,有一次海生在半路上遇到其师父舍利弗,由于他十分敬重自己的上师,他竟然不顾仪态地、连跌带滚地由象背直接扑倒地面上向师父顶礼。所以这个海生医师,可说是一个敬师的模范,海生在一生中作善甚多,但却死在其师舍利弗在生时,在死后,海生因其善业力而生于天界中,他的前生老师舍利弗,以神通升至天界,意欲为他说法教学,在见到前生为海生医师的天男时,舍利弗正欲趋前向他说法开示,但这个天男只向舍利弗扬了一下手示意,便马上继续玩乐去了,这并非是因为天男不记得舍利弗。相反地由于其业力,天男能清楚记忆其前生的事,却因天界之乐实在诱惑太大了,以致他只能在一刹那间扬手向极为敬重的老师打招呼,便又迷失于极度的享乐之中。
由此可见,天界虽为六道中福报最大的一道,但却并非修持佛法的一个有利地点。正由于此原因,我们求生于净土中,而不求生于天界享乐。天界虽无生苦、老苦及病苦,但天界众生在死前,一样有极可畏的痛苦。他们的寿元虽极长,但始终亦难免一死。又由在天界投生时,他们的善业福报皆用尽了,下一生多投生于三恶道中。在死前的一段时间,天界众生会出现天人五衰的情况,例如其身上的花会枯谢、身上不再放出光明、本来自然散发香气之身现在发出阵阵体臭及身上开始流汗。于此时,其天界友人都会远远避开他,任由他一个孤独地等死。由于天界众生自然有神通力,他们能预见下生将堕恶道。我们试想想,我们不知下一生会投生何处,尚会怕死贪生。天界众生天生爱干净,而且一生享乐,在预见将生为污秽的畜牲、地狱或饿鬼道众生时,他们的恐惧及无依感是多么的大。
色界的第一天是虚无天,此天天人欲根虽净,尚有色尘。在道经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