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纵横秘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22章 孤山帐内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暗礁布满河床,两岸陡峭,除少数平原处溪流架有木桥外,绝大多数是藤索桥或藤溜索,舟船仅在下游使用。藤溜索是四根白藤劈成八根,对接成所需要的长度,拴在两岸的树上,有一个硬藤做的圆圈套在八根藤条上,过江时,人钻入硬藤圈内,放在腰部,脸朝上,关向彼岸,双手抓信藤条,交叉用劲拉藤,双脚配合向前。爬这种溜索相当吃力,跨度越大越费劲,一条长八十米的溜索需要三十分钟才能滑过去。

    藤索桥是一奇特的桥,没有桥墩,不用木板,一个铁钉也找不到,整桥用的是白藤,珞渝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多种藤本植物,其中白藤较多,常绿本植物,茎蔓细长,有四十米高,柔软而坚韧,它是编织篮、筐、椅、箱等用具的好材料,也是藤索桥的原料。一般两百米长的索桥,需要约合三千六百公斤的藤子。修一个索桥需要二十人,历时十天才能竣工。

    首先将藤子一劈两半,不能用整根藤子,一是不便将二根接起来,二是它不结实。将劈成两半的藤条接成需要的长度,将根根藤条拉到对岸,总共需要三十五根藤条,再将二十五个硬藤做的藤圈均匀地置放在桥上,藤条在外,藤圈在内,一般十米左右放一个藤圈,它有一人高,人可从中钻过。三十五根藤条分布是:桥的左后和右侧各十根,桥的上部是空的。硬藤圆圈放好后,用细藤绳将它固定在藤条上,底部行人放脚处,用细藤编织成一个网状的贺筒。通过这种桥还得掌握它的特性,如它的弹性大,你的脚步得顺着它起伏而落脚,它弹起时,你的一只脚也得“因势利导”而抬起,它跌落时你再踏步向前,就这样一高一低、一起一落地向前,否则,它将和你作对,摇摆得十分厉害,使你无法越步。

    初过这种桥,还是胆战心惊的,只要你认识了它掌握了它的规律,你会很顺利地、不大摇晃地走过去。墨脱较为有名的藤桥有背崩藤桥、炯兴藤网桥,都长约四百米,其中墨脱德兴藤网桥横跨雅鲁藏布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藤网桥整个呈管状悬空,多位于峡谷谷险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时,桥随人的重力与河谷风吹送,左右晃悠幅度较大,但整个桥近似密封,颇为安全。墨脱著名的景观还有“溜索”那有点一苇渡江的姿势,但是以背对江面的样子高速滑向对岸,需要较高的胆量和平衡技巧才能顺利过江。……

    此时已经深夜,气温下降的特别快,杨毅豪决定暂时在此处休息一晚上,明天白天赶路,大家搭了三个帐篷,各自进入帐篷休息。

    曾明娜和赖真真两母女一个帐篷,郑莉和刘超英两姑嫂一个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